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禄山新史 > 第十三节 新贵安禄山

第十三节 新贵安禄山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
“开府仪同三司,也是相当于从一品的郡王,又没什么不同,为何不直接升为郡王?”李林甫立刻反驳。

“哼!外姓封王,多少有点不妥!”张九龄仅仅是淡淡的冷哼一声,并没有再怎么解说。

但这个李姓外姓一提,其他人到也不敢多说了。当年武则天当皇后时大封武姓为王,后来可是作为篡位先兆来论的。

原来看安禄山非常热情的人,现在目光中的热情已经削减了不少。

“陛下!臣不过进献了一点粮种,虽然薄有寸功,但怎么能和前人的丰功伟绩相提,骤然施加相当于从一品的散阶,已经有点太宠信了!”安禄山惴惴的道。

对于他来说,品级并不是很重要,如果将整个安东赐给他,就算是不给其他任何封赏,他也会很高兴。相位已经不必指望,他现在最想要的,其实就是一点实权、一点实际的好处。挂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当辽东节度使,和不挂这个头衔当辽东节度使,没多大区别。而且最近几任的开府仪同三司,下场似乎都不怎么好,所以最好是让他多兼几个节度使。

“朕知道爱卿忠心体国!但是论功行赏,也是朝廷律令!开府仪同三司是荣衔散阶,朕再授你为开国县公,加实封,升为安东大都护,全权负责处理安东和渤海、黑水事务!”李隆基敲下了最后的决定。

“吾皇圣明!”群臣一起朝贺。

这样的结果最好,朝中大臣的权益没有受到任何损害,安禄山的实际管辖权,却也增加了不少,双方是皆大欢喜。

虽然很多大臣对安禄山的期待,不像原来那样高了,但安禄山已经成为朝廷不可缺少的重臣,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,所以满朝公卿都对他非常热情。尤其是李林甫,看他的样子,几乎是他获得了奖赏一般。

早朝散去,李隆基还决定在宫中赐宴,款待安禄山这个大功臣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温暖的小厅内,除了侍候的高力士,只李隆基和安禄山两人。

李隆基面前的大案上,除了惯例的御菜名肴,还了摆满了安禄山进贡的新鲜食品:南瓜饼、油炸土豆条、红薯炖奶、花生米。

这些菜已经过御医、宦官的试验,证明确实不是毒药,才能被摆放到餐桌上。

饮一口安东产的高度酒,尝一粒花生米,满口留香。

“哈哈哈!安卿!安东经过你的治理,现在应该变得像个人间福地了吧!”李隆基微笑着对安禄山赞道。

他对于这样的进贡物品很满意,好吃,方便。因为不是珍惜物品,还不用受到言官的指正。

“陛下谬赞了!现在安东虽然粮食丰收了不少,可惜原来基础太差,迁徙到那儿去的,也基本上是穷苦无依的百姓。如今虽然是只要能够有一口饭吃就满足,但实际上,很多人家,现在都是一个人一副碗筷,来了客人,自己就要用木碗装饭!各方面的副业基础太差,根本没法忙过来!”安禄山现在很高兴,说的话也很自然。

“这些都是小问题,爱卿当初怎么不找工部直接调拨呢?这次移民,乃是关系国本的大事,朕早就下令尚书各部要协调行动,他们也都应该有相当的准备呀!”李隆基指了指金黄色的南瓜饼。

高力士立刻擦干净手,拌了一小块递上。

“这个……臣当初曾经让找过,也带来了不少的东西,无奈今年的移民太多,工部户部调拨的物资都不够用,如果不是有了那些新粮种,恐怕粮食还得找户部借呢!”安禄山有点尴尬。

听说了安东富庶,有不少流民自发的过来,这才是没法安置好的原因。好在自己没在里面动什么手脚,要不然现在还得受李隆基的怀疑。

“恩!那些也都是大唐的子民,安卿回头传朕的口谕,让工部在设法再调拨一笔器具过去就行!”李隆基无所谓的道。

锅碗瓢盆,这些当然都是小物件了。数量再多,也不亏朝廷多少。

“臣代安东数万流民,谢陛下恩赐!”安禄山赶紧起来一礼。

“呵呵!这个南瓜饼不错,香甜可口,朕的广宁公主(本来是董芳仪所生,书中设定成武惠妃所生,下嫁程昌胤),明年年初就要出嫁,喜筵上正好缺一些点心,朕看这个南瓜饼就挺好!”李隆基点点头。

“皇爷英明!老奴看这个南瓜饼清香扑鼻,也忍不住直咽口水,确实不错!”高力士连忙奉承。

“那你也尝尝吧!”李隆基对于高力士很亲信。

“谢皇爷!”高力士拌了一小块尝尝,随即赞不绝口。

“呵呵!陛下和高将军要是喜欢,臣回头就再送一些进宫来!”安禄山立刻找机会奉承。

“好!另外这个花生仁也不错,要是不影响到明年的播种,安卿也再一并送些进宫来!”李隆基笑着指向下酒的花生米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