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禄山新史 > 第九节 勾心和斗角

第九节 勾心和斗角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
不过他认为和亲可以避免战争的想法,却是有点幼稚。众所周知,当时吐蕃会积极求和,主要的原因不是双方历史上的几次联姻,而是因为军事的连续失败。强大的军力和适当的联姻,才是和平的保障,皇甫惟明太一相情愿了。

“哼!将国家大事,寄希望于一女子身上,人所不齿也!”安禄山冷哼一声。

你用一张嘴,说平吐蕃的战事,给了吐蕃可乘之机,弄得历史上后来再丢石堡,不得不让哥舒翰用几万唐军的伤亡重新打下来。哼!现在还想来祸害我的安东不成?

张说听了皇甫惟明的话,本来也是勃然变色,但听到安禄山出口,他又没了反应,继续他的深沉。因为儿子的裸奔事件,他在朝堂中已经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感觉。

“国家大事,岂能光是顾及男人脸面?”皇甫惟明的脾气也不好。

“皇甫学士,现今中原各道,无地流民以十万计,你觉得又该如何安置他们?”宰相萧嵩脸色不悦的道。

“我大唐开国时,每人可得百亩口粮地①,现今百姓虽十亩地尚不可得,此皆是豪强占地之故!想要安置流民,只需清查田亩,重新分地即可!”皇甫惟明能看出土地兼并的问题,并不是没有才学的人,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点形而上学罢了。

豪强占地,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。但朝堂中的人,又有几个不是豪强。他的这一番话出口,立刻引来朝臣的一致意见。

“豪强乃是国之基石,岂能说查就查!”

“土地有尽而人无尽,每朝每代都有流民,如今田地不够,岂能怪之豪强!”

百官们的反对意见非常一致,好像在支持安禄山的意见似的。

“陛下!豪强地主乃是国家基石,绝对不可轻易动摇。若安东有富庶之地而让之外族,国内田地殆尽而强行清查,必然寒了天下士绅之心!”安禄山没有令他们失望,立刻出来给他们说话。

“恩!豪强之地,确实不可动摇!”李隆基点了点头。

这本来也是宇文融惹出来的麻烦,当年他清查户口,查了不少隐瞒的人口出来,让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不少。但那些本来私下隐瞒逃户的豪强地主,却宁愿将他们赶走,也不愿意再承担这部分人的税负,让国家凭空增加了几十万流民。现在如果再清查豪强地主的田亩,必然会让他们起来反对。

“陛下!豪强……”皇甫惟明还想说什么。

“皇甫学士不必再说,迁徙流民开垦安东,此议已可确定。现在要商讨的,主要还是怎么样动员百姓自愿前往,或者是干脆由官府出面,强行迁徙百姓前往!”李隆基一言定下了商讨的基准。

皇甫惟明喏喏退下,不再言语。

“陛下!臣已经查询到安东物产,矿产,气节等文书,还有这两年中原流民剧增的情况,恭请陛下御览!”安禄山呈上自己查到的材料。

由于自己的作坊中就有印刷机,所以安禄山毫不客气的直接印刷了几十份,现在当堂一份份的分派给各个大臣。那东西印制起来是很花时间,但非常有用,

厚厚的一沓材料,很好的说明了安东的富庶,还有中原流民的导致各地不安定的状况。这些材料都放在长安藏书馆的官员用藏书室,不少官员都知道这样的情况,但因为还没认识到这些材料在廷议中的巨大作用,所以很少去查阅。如今这一沓沓的材料上,根据原来的数据,清楚的罗列出了迁徙前后将会发生的变化,理由非常清晰明了,让官员都对迁徙安东提不出反对意见。

这些大臣们都是精明的人物,以前对那个藏书馆不是很重视,现在看到安禄山的高招,立刻有了领会。光凭记忆中的数据,在廷议中肯定不能有效的驳倒对手,安禄山这样直接提供书面材料,确实非常有用。

在今天以后,各个大臣都开始喜欢往藏书馆跑,甚至让朝廷设在那儿的印刷车间经常忙不过来。大唐朝廷,也逐渐开始由口头商讨型办公,转变为文件处理型办公,政务的处理效率提高了不少。不过有个缺点就是,产生了大量的文库资料。在几年后,朝廷不得不再次出资盖起了一座专门的档案馆,并且把藏书馆中的官员用藏书,全都移到档案馆中,专门供官员查阅。这是后话,略过不提。

安禄山的资料一出,那些还没适应这种方式的大唐朝臣,立刻意见大消,基本赞成政府强制迁徙也一定要迁的观点。

“两位宰相!如今朝廷各方面的物资状况如何,能否支持直接大规模迁徙百姓?”李隆基翻了翻手上的文书,封面上写的是《开元十九年关于移民开垦安东的建议》。

“陛下!去岁为准备对渤海的战事,河北河南各道出了不少钱粮物资,今年恐怕不能大量调拨了!若是从其他地方调运,恐怕会错过了春耕。所以今年行动,还有点困难!”裴光庭出奏道。

“王毛仲一党向来把持内外闲厩监,如今王党刚贬,内外闲厩监混乱不堪,想要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