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禄山新史 > 第五节 新春新变化

第五节 新春新变化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
开元十九年(辛末年,西元七三一年)正月,在京的文武官员陪同皇帝李隆基,参加了惯例的春祭。

身为京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能经常出现在皇帝面前。安禄山的地位已经不低,加上那独特魁梧的样貌,自然是更加容易出现在李隆基的视野中,引起他的注意。

当春祭完毕,群臣伴驾回宫时,李隆基一示意,高力士就灵巧的过来带安禄山晋见了。

“臣安禄山,拜见陛下!”安禄山来到李隆基身旁。

一身明光甲,体格魁梧,相貌粗犷,现在的安禄山,确实很有几分猛将勇士的风采。

李隆基赞许的点点头,温声让安禄山平身。

“陛下!您召臣来有什么吩咐?”

“爱卿忠心体国,荣立战功而不骄不馁,朕深感欣慰,今日特地召你过来,是想让你说说对安东和渤海之事的看法!”

因为去年大军回来的时候已经临近年关,李隆基下令将士们都留在京中过年,同时也让大门艺他们留了下来,并没有立即处理渤海的问题。如今新年已过,自然得处理相关的事情了。

“陛下!安东、渤海土地膏腴,物产丰富,若妥加开发,将来不失为一个新关中!臣以为,朝廷不仅应该实守该地,还应该移民屯田,开发该地!”安禄山谨慎的择词道。

君子不言利,但是做事情还是得说出一个理由来。

“移民屯田?”李隆基一皱眉。

安禄山几次大的建议中,第一次是迁移契丹人进入内地,结果打了一仗,契丹的实际控制地完全变成了大唐的行政管辖地,给朝廷赢得了很大的好处。这次同样也是移民,却反了过来,竟然要求大量移民安东。安东是什么地方李隆基可非常清楚,因为没有冬衣,太宗皇帝率军亲征都险些失败。史官曾言那里的冬天,根本不是人应该待的。虽然这话夸张,但李隆基还是认为中原百姓,应该承受不住那儿的严寒。

“安卿!安东、渤海物产富饶,朕早就知道,只是移民却不可能,中原百姓早就听说安东寒冷,根本不可能自愿过去的!”李隆基摇摇头。

百姓不愿意去,安禄山非常理解。历史上汉人都不是很喜欢到东北去,主要就是一直流传的寒冷和荒芜。闯关东的说法,更是因为去东北的危险才产生的。现在这个时代,信息传播不发达,对于东北的恐惧,自然越想越玄乎。

“陛下,安东非常富饶,如今中原田地兼并严重,不少百姓无地耕种,如果移民安东,必能缓解中原的压力。只要朝廷多加宣传,百姓应该不会太畏惧!另外,现在每年朝廷和各地官府流放的罪犯那么多,这些人都是该受罚之人,如果能定下到安东去苦役可以减罪一等,应该可以解决不少问题!”

“这不是把坏蛋集中到一块儿了吗!”高力士旁边的一个紫袍宦官突然出声道。

安禄山并不清楚那人的身份,不过他既然能和高力士并肩,地位应该不会差到那儿去。而且高力士不敢妄言政务,他却敢直接插嘴,那很有可能是个实授官职的内侍。立刻解释道:

“重罪减一等还是大罪,到时他们还在控制之中!至于轻罪或是其他罪过,赦免了也不怎么紧要!毕竟那里人生地荒,根本不怕他们弄起什么事情来!”

嘿嘿!他们应该看不出,自己是准备将那些不受朝廷容纳的人才,悄悄的容纳到一块儿吧!顺便缓解一下大唐此时的内忧吧。

李隆基沉默一会儿,微微点点头。但并没有直接答应,而是转问道:

“安卿!你曾经在毛仲麾下当了三年副都督,对他有何评价?”

李隆基这话一说,连同安禄山在内,他身旁的高力士,以及那个紫袍宦官,同时变了脸色。高力士看向安禄山的目光,已经带了一丝期盼,而那个紫袍宦官,刚刚还是一副微带傲意的表情,现在却已经变成一脸的热诚。

“这个,陛下!臣……”安禄山脸上一阵为难。

王毛仲也回来参加了今年的春祭,他现在正和一旁旧交好友在后面跟着,虽然这儿说话他们听不见。但是自己真要是说了什么,李隆基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呢?

“无妨!照实说就是了!”李隆基的话中听不出感情。

但安禄山听到这样的语气,却是放下了心来。看来李隆基是真的准备对王毛仲下手了,这样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。

“陛下!王开府济世之才,与国有莫大的功劳!陛下也对其恩宠异常!只是如今王开府虽有烈火烹油、鲜花著锦的富贵,却似乎仍有嫌不足的要求!”安禄山沉声说道。

言下之意,王毛仲现在还在感觉手的封赏不够,想要更高的赏赐。

“恩!”李隆基竟然还是面不改色,只是继续温声道;“他平日是嫌钱财不够,还是官位不足?”

安禄山连忙回奏道;

“王公曾经有言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