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安禄山新史 > 第七节 夜袭战攻城

第七节 夜袭战攻城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
贞观五年(西元六三一年)到贞观二十年(西元*六年),高句丽荣留王为了防御唐朝的进攻,用十六年的时间,西南自扶余城,东北至海,修筑了千余里的长城。号称千里长城!其实就是依据原有的城郭,将几个山城直到连到险要地带,筑的延展城墙而已。(与史书有不同)

但不得不承认,它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唐军的进军路线,保护了城墙背后高句丽国。同样的,现在这个重新被渤海修复的高句丽长城,再次成为唐军进攻渤海的第一道障碍。

安禄山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好笑,长城建设的初衷,是华夏民族为了防御外族。现在这些外族从华夏族学去了这招,连名字都不换一下,转手建一个,就变成用来防备华夏族的设施了。

大唐和渤海的纷争,从上次大武艺无礼上书开始,已经持续了三年多。渤海间谍对于大唐境内的兵马调动一直很注意,唐军这边刚刚开始出兵,渤海就已经得到消息,并且立刻开始动员全民,进行备战。当安禄山他们率领大军进入渤海时,渤海的边境村落,早已坚壁清野,人去楼空。

安禄山他们的第一站,是山城扶余。

“田都护!扶余城立城数百年,扶余川中更是有四十余城,只要拿下扶余城,必然能让渤海朝野震动!作为献给大元帅的礼物,这个是最适合不过了!”安禄山笑着对田守义道。

他们的六万大军,并没有直抵扶余城下,而是离城百里处,依着一条小河下寨,提前商量进攻扶余城的计划。

“从渤海的扶余府扶州,到仙州,再到长岭府的河州,一直到他们的西京神州,都是渤海防守大唐的第一线,唐军想要进入渤海,必须攻破这一线。只是扶余城坚固,渤海又早有万余大军在此驻守,如果发现我军,还可以立刻召集起上万青壮,想要强行打下来,难呀!”田守义叹了口气。

听到田守义的话,安禄山也是点点头,他收到的消息还要确切一点,由于间谍一路告急,扶余城现在的守军已经有近两万人,青壮也动员了近万。如果真正打算用强攻的话,估计没有十天半月打不下来,而且伤亡也会很惨重。

“早就有高宗时英国公李勣破扶余城故例(有一种说法是薛仁贵破的),要破城应该不是很难吧!”安文贞疑问道。

他是管理军务的司马,主管后勤,对于战术确实不是很了解。这个扶余虽然还算高大,但也比营州城还差上一点,他当然觉得攻克起来应该不会那么困难。

“破城当然不难,但是前锋使想要在短期之内攻克,就有点困难了!”田守义背后的一个青年小将接口道。

“当年英国公攻克扶余城,仅用了三千兵马攻占扶余城,杀获万余人。但是据传,他用了一种东西名叫抛车,可飞三百斤巨石于一里之外,用来轰击城墙,当然所向披靡!如今不说我们没有那样厉害的抛车,就算有,渤海也不可能像原来的高句丽一样不设防!”作为学术派的田乾真,发挥了他卓越的见识。

抛车?安禄山心中一动。那个应该就是投石车了。自己军中的攻城武器不少,这个投石车当然也是有的,只是飞三百斤巨石却绝对不可能。鉴于扶余城的城墙,大部分是使用石块堆砌,所以小石块轰击对城墙的作用,几乎可以忽略。至于伤人,成果更加有限。不过既然是山城,那里面的建筑,应该不可能也都用石头吧?

“田小将军,此地可有一物,出自石隙地缝,刚出时如膏油,时间长则结块,色泽黝黑,却可似木一般漂浮于水上,乡人取之燃烧,可得油墨灰?”安禄山问田守义背后的小将。

这个小将的名号,将来可是会比他老爹有名多。当开始安禄山还没留意,直到那晚田守义自豪的介绍时,才知道这个人,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、唐朝藩镇领域的集大成者,田承嗣。

大部分都知道,唐朝的藩镇首领,主要就是节度使,而且作为藩镇节度使制度的代表人物,就是曾经造反作乱的安禄山。但实际上,自从安禄山造反作乱,他就变成了一个不再是大唐藩镇的叛国人物。而这个曾经作为安禄山手下叛将的田承嗣,却是真正将藩镇制度,在大唐中后期确定下来的集大“成”者。

他本来是安大胖子的铁杆属下,安史之乱后重新归顺大唐。名义上挂在大唐王朝的治下,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却管不了他,有时候甚至还得听他的话。开创了大唐中晚期藩镇恶行的先例。藩镇,藩镇,朝廷没法真正有效管辖的属地,才能叫藩镇。

“这样的东西,好像听到过,末将下去问问乡人就知道了!”田承嗣恭敬的答道。

虽然年岁和安禄山差不多,官位成就却是相比差远了,甚至还不如安禄山那个没多少才能的族弟安文贞。安禄山现在问这个问题有点奇怪,但他还是很乐意效劳。

旁边的众人听了莫名其妙,现在是在讨论如何攻克扶余城,这个安禄山怎么问起了制作油墨的事情。

“呵呵!安老弟,你不会是借着打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