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母枭 > 第一百五十四章 红人刘敬(3)

第一百五十四章 红人刘敬(3)(第1/1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高祖对史事了解不多,被娄敬一番引经据典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。亏得他也是见多识广且生性聪明,还勉强能够听得出其中大意:洛邑虽为九州腹地,但与关中相较却是无险可依;周朝曾经建都于此,但人家乃是以德立国,受万姓拥戴,故而无所顾忌,不似大汉乃是以武立国,得有所凭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  “皇上从谏如流,真乃天下明主也!”娄敬再次起身行礼,接着说道:“臣受皇后之命于匈奴境内打探敌情,近来颇有所见,急需报于皇上,以资皇上作应对之策。”  娄敬道:“冒顿单于统一大草原已有数载,如今控弦之士已达数十万众,国力可谓空前强盛。大草原资源匮乏,且冬日奇寒,匈奴人以游牧为主,每至寒冬之日非但无法进行生产,还有大批牲畜将冻饿而死,情景甚是难熬。他们往往通过劫掠其它部族,以保证能够安然过冬。长年如此,养成他们强盗成性。当年蒙恬将军曾将其逐于漠北之地,便得他们不敢正视中原。时下草原得到统一,便又开始觊觎南方的繁华了。几年前趁着大秦战乱之机,已夺回了河套之地。随后又要进一步向南扩张,幸得皇后用计,方才保得了数载的安宁;如今他们终是按捺不住,终日摩拳擦掌蠢蠢欲动,已调动小股兵马南下,想要先对大汉进行试探,以做为后续的参考,皇上可得做好防范准备呀!”  “皇上谬赞,草民惭愧!”娄敬逊道,“草民曾于汉匈之地闲荡良久,自以为熟知汉匈之事。以草民愚见,莫如建都于三秦之地。如此则能一举而两得:非但能为日后子孙计,求得大汉长久安宁;也方便时下抗击北方匈奴的进犯。”  “建都于三秦之由,草民方才已经叙过,此即是谋得地利为子孙后代计!”娄敬道,“此外,都城之旁当有重兵守卫,三秦之地离匈奴较近,若于其侧布上重兵,既为护卫京城,又方便抗击匈奴。若是定都于洛邑,当有双倍兵力才能见到其效。此中优劣,不言自明也。”  高祖召来群臣征求迁都意见,其时文武大臣大多为关东人,自然喜欢都在中原之地,均认为周朝在洛邑建都,却称王数百年,而大秦建都关内只传到二世而绝,如此看来建都关内,即使占有地利优势也无济于事。不如将都城建在洛邑,一则省去迁都的麻烦,再者也方便诸候每年进朝觐见皇上。  张良道:“微臣之见与娄敬相同,其中的道理也极为相近。诸臣所见自是有其打算,只是不利于国。两处虽然都可以建都,但对于治理国家,安定天下的作用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还望皇上详加思考,再行拿定主意。”  高祖猛然悟道:“朕知道,这两人尽皆赞同建都关内。既是如此,也无须再问了,朕意已决,即日前往咸阳,就地商议建宫事宜。”  “恭喜刘郎中!”张良贺道,并不为自己徒劳无功而不豫。  ……  高祖赏识刘敬,便常常向他问计。刘敬建议乘早加强北部边防,以阻止匈奴南下。高祖很以为然,干脆责成他制定具体措施。  高祖最是善于驾驭臣下,岂能容得尾大不掉之患存在?其实对此早已经上心了,此时听得刘敬所言,不由得大喜过望,当下将韩王信的封地迁至太原郡,并以晋阳为都,担负着抗击北匈奴的重大责任。  天下事总是那么奇妙,戚家人得报,说刘敬对赵王张敖怀有极大的恨意。戚贵妃大喜,经过多方查证之后,马上便派人前去拉拢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