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宋官 > 第14章 儋州,破落宜伦

第14章 儋州,破落宜伦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章惇旁边坐着一名大臣,名唤蔡卞,官尚书左丞,乃章惇副手。

    蔡卞闻言,沉吟片刻道:

    “雷州大疫,那刘延寿能以良方克制疫情,也算有功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石坚少年,若是根脚出自那家书院,能有如此见识,也不奇怪。”

    章惇冷笑,表情严厉。

    “当今天下,乃士大夫当国。所谓书院,不过是隋唐门阀余毒。”

    “若门阀依旧,焉有你我这般士大夫出头之日?”

    “蔡相,老夫欲使你兄蔡京前往书院,喝令石氏查明究竟是否和此人有所关联。”

    蔡卞迟疑,摸着胡须沉吟片刻,道:

    “只不过区区一士人,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吧?”

    章惇摇头,表情严肃。

    “风起于青萍之末,焉知今日之士人,不是他日之宰相?”

    “当今新风已盛,石氏竟还顾念元祐党人,命族中弟子跑去那天涯海角追随苏轼?”

    “若查明此子当真是石氏中人,那石氏书院,也就不必再留存于世了。”

    蔡卞唯唯诺诺。

    章惇又道:

    “再命董必前往儋州,查访那苏轼和石坚之事迹。”婷阅小说网

    “若是抓住什么根脚,立刻禀报老夫。”

    “那雷州知州刘延寿,竟使疫病流行,简直失职!”

    “着褫夺其知州之位,他不是喜欢和苏轼厮混吗?那就让刘延寿滚去昌化军治下当个县令吧!”

    蔡卞唯唯诺诺,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章惇看着蔡卞背影,哼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父生九子,各有不同。一子唯诺,一子阴私,也是难得!”

    顺手将刚刚拿到的几份岭南文书丢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来人,拿去烧了,看着碍眼!”

    琼州。

    两辆马车一前一后,行于路上。

    苏轼看着窗外延绵不断的土路,感受车中颠簸,不由感慨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琼州之荒凉,竟至于斯。休说是汴京,就是雷州也比琼州胜过太多。”

    石坚同样也看着窗外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“世人以琼州为绝地,自然不无理由。”

    即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,琼南群山之中,尚有不少村落家徒四壁,赤贫无比。

    石坚家乡之县,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。

    又何况是如今这千年以前?

    南蛮绝地,并非虚言。

    苏轼转移话题,对石坚道:

    “老夫见帅哥小友和本地人交流,均以方言。莫非大宋官话,在琼州完全不通?”

    石坚想了想,道:

    “琼州汉人所讲,大多乃闽南琼文片。但盖因琼州汉人乃是移民,也有一部分自广南东路、西路而来,故而除闽南语外亦有其他数种方言。”

    “如在下家乡儋州,讲的便是儋州话,与闽南语完全不通,乃是出自昔日南北朝时冼夫人后裔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琼州内部山区俚人,更是十里不同音,百里不同言了。”

    苏轼听得越发称奇,只有一旁苏过挤在车厢角落,连连哈欠不迭。

    一路行来,各种乔木郁郁葱葱,遮天蔽日。

    道路之中,便是几日不走人,那植物就争先恐后生长出来,蔓延其上。

    车轮碾过,将植物根茎压断,辚辚而去。

    路边村庄极其少见。

    纵然见到几处,也是颇为老旧荒凉,村庄之中的村民见马车路过,手持木矛弓箭,遥遥望之。

    夏日酷毒,苏轼有心想要找村庄投宿,却被石坚阻止。

    “此处非王化之地,东坡先生即便有官身,亦不宜轻易入村,当寻路旁驿站投宿。”

    苏轼大惑不解。

    “帅哥小友,为何对家乡百姓如此提防?”

    “想老夫家乡蜀中,若是行路口渴,随时入村投宿,也非难事。”

    石坚闻言不由一笑。

    “蜀中入华夏千年,琼州如今尚有俚人盘踞山中,大多不遵王化,不认华夏之民,如何能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“若山中灾荒,大队俚人便会倾巢而出,袭扰各地村民。”

    “是以村民对外人极其警惕,亦颇尚武。若非我等有马车护卫,村民知动了我等会引来官军报复,恐怕少不得被抢劫一番。”

    苏轼又是叹息不已。

    数日过后,宜伦城到了。

    此地原为儋州治下,后大宋王朝撤儋州,宜伦为昌化军驻地,以昌化军使代儋州知州,下辖宜伦、昌化、感恩三县。

    看着面前的宜伦城,苏轼父子不由傻眼。

    虽有城墙,不过三尺。

    寻常六七岁儿童,亦可轻松攀援而过。

    马车来到城门,两名懒洋洋的士卒粗略翻看一眼苏东坡递上文书,也不知看没看懂,就摆了摆手,示意放行。

   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